面對產能過剩“大考”,真空管廠家能否安全過關呢?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黃俊鵬分析指出,真空管的確面臨產能過剩的困境,但這并不意味著真空管就沒有發展前景,就目前市場份額的占比來講,全玻璃真空管還是絕大多數,起碼能達到70%~80%。
全玻璃真空管有它的優勢,比如說性價比很高,比平板、熱管(包括U型管、大熱管和小熱管、金屬熱管)要便宜很多,保溫效果也好,壽命長,所以短期內很難撼動其在零售市場的地位。早前,全玻璃真空管在太陽能熱水器中占比一度高達90%以上。
太陽能低溫真空管市場之路在何方
北京一位浸淫太陽能光熱行業10多年的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一根直徑58mm,長1.8m的全玻璃真空管市場價在12~14元,其成本大概是U型管的1/3,是大熱管的1/8,是小熱管的1/4。僅從價格上來說,全玻璃真空管的確勝出很多。但真空管也存在弊端,如玻璃管易碎、管中容易集結水垢、不能承壓運行等。
目前所有開發項目100%配置太陽能熱水器系統的內蒙古希望陽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慶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此前有一段時間內蒙古頻頻出現全玻璃真空管炸管事件,使得人心惶惶,很多甲方都不敢再用這類熱水器,甚至一度要將太陽能熱水器趕出內蒙古市場。還好后來熱管式太陽能熱水器解決了炸管等問題,“盡管成本提高了,我們也會買單,因為安全是我們給業主的首要承諾”。
不難看出,全玻璃真空管發展不容樂觀,不僅存在自身產能過剩的困擾,還有熱管、U型管等新型產品的追趕,并受平板產品興起的沖擊。因為工程市場的迅猛崛起,所以適合南方市場應用的平板太陽能熱水器越來越多地被采用。
據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玻璃真空管總銷量為5706萬平方米,與2012年基本持平。但平板集熱器產品增長明顯,2013年產量為650萬平方米,相較于2012年同比增長27.3%。
業內專家提醒企業,如今太陽能光熱行業不僅是真空管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以及發展困境,平板太陽能、搪瓷水箱等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產能大大超過市場需求。這將使產業在高速發展與擴張的同時,產生諸多的質量問題。在激烈的競爭中為了降低成本,一些企業不惜放棄產品的標準和質量,嚴重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
凡此種種,任其發展下去,必然會給行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到了整個行業反思的時候,并要尋求突圍之道。細分市場,在各自專業領域里獲益未嘗不是一條好的路徑